诚信指数 30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MSN交流
公司首页
公司介绍
产品展示
企业新闻
招聘信息
客户留言
联系我们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法务咨询
您现在的位置:上海前高实业有限公司 > 企业新闻
 
企业新闻
我国民防逐步与世界接轨 上海相关工作率先转轨
发布日期:2010-05-19

我国民防逐步与世界接轨 上海相关工作率先转轨

近几年,市民们能在国内外新闻中,经常接触到一个词——“民防”。比如阿根廷地震的新闻里,就反复出现了“当地民防部门”这个说法;冰岛火山爆发后,冰岛民防部门经常对外发布灾情信息;前不久,马里国内安全和民防部的部长还来我国访问……。但不管怎么说,大多数市民对“民防”还是有些陌生的,不像“消防”那样,几乎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  记者在网上搜了一下,发现“民防”不是一个新词汇,有“国际民防组织”、有“国际民防日”,还有不少国家的政府序列内设有专管“民防”工作的部门。其中,俄罗斯的民防部门曝光率,恐怖袭击后常出现这个机构的名字,国内新闻常常表述为:“俄罗斯紧急情况部”,但它的全称是:“俄罗斯民防、紧急情况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”,是俄罗斯的五大强力部门之一。说到这里,即便是从来没听说过“民防”的人,大致也能猜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。

  “民防”的由来

  有资料把“民防”解释为“民众防卫”的简称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“民防”工作及其组织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,其主要职能是统一全国的防空行动。二战以后的历次战争中,平民的伤亡人数开始明显多于军人的伤亡。为此,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民防组织,以帮助无辜平民应对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。冷战结束后,各国民防组织的任务,都从单一应对战争,逐步转变为兼顾战争与平时各类灾害。“国际民防组织”就是根据《在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》而建立的(我国于1992年加入)。按照国际民防大会《安曼宣言》的解释。“民防不仅包括战时或武装冲突中采取的防护行动,还包括人类为抵抗各种灾害和事故,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所采取的一切措施。”

  世界各国民防掠影

  目前,世界不少国家设立了专门机构从事民防工作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。

  类是独立的政府机构。美国的叫做“联邦应急管理署”(例如前些年发生“卡特里娜”飓风灾害,相关处置工作,就是这个部门负责的),“911”事件后,美国调整了相应政府机构设置,“联邦应急管理署”归属于新成立的“国土安全部”。俄罗斯的民防部门刚才说过了,其下还有独立编制的、军事化的“民防部队”,专门用来承担相关事故的处置。在应对恐怖袭击事件时,常常能见到整个机构与俄联邦内务部等强力机构共同配合行动。

  第二类是国防部下属的。主要有澳大利亚、瑞典、加拿大、以色列等。拿破仑战争后,瑞典已经快有200年没经历过战争了,但瑞典的从没有放松国防建设,并始终把对国民的防护,与国防工作一并考虑。以色列是个高度重视国防建设的国家,一般国民都有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,例如每户都装有警报设施、每人(包括小孩)都配备专门的防毒面具等等,都体现了该国民防工作的深入。

  第三类是内政部主管的。主要代表是法国、英国、德国、土耳其、印度、新加坡等。以法国为例,其民防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指挥体制,中央一级的民防工作直接由内政部主管,下设“民防与民事安全局”。据有关资料,法国全国从事民防工作的有近7万人。土耳其的民防工作也较有特色,因为土耳其历史上遭受过惨烈的地震袭击,所以该国的民防部门比较重视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,每年都要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。

  中国民防不是近年才有的

  按照国际现行对“民防”的定义,我国的民防工作早就开展了。只是,中国民防长期以来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——“人民防空”。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,我国的“人民防空”工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工作内容的指向性很明确,就是为了防空战备。这与国外民防的演变历程是很相似的,早期都是直接围绕战争服务。

  1951年,中央人民政府就成立了“人民防空委员会”。上世纪60年代末,我国的人民防空工作由公安部移交军队管理,形成了直到今日的军政双重领导体制。周恩来、邓小平、叶剑英等党和,都先后担任过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。2000年第四次、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召开时,我国领导人都亲自与会讲话。

  当然,就像世界各国民防一样,我国的“人民防空”早已不再是单纯搞“防空战备”的活儿了。改革开放以后,我国一些省市就开始注意与国际民防发展趋势接轨,陆续开展了大量防空战备以外的工作,至于全国各地开始把“人民防空”改称“民防”,还是最近几年的事。由于“深挖洞、广积粮”时期,那种全民挖洞的情境,给不少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,以至于现在很多中老年人对“民防”很陌生,但提起“人防”却很熟悉。

  上海民防率先“转轨”

  从单一的“防空战备”到兼顾防空、防灾,我国与国外“民防”基本是同步转变。但在国内,最早由“人防”向“民防”迈出步的,还是上海。

  改革开放后,我国的国际环境开始逐步改善,国防压力开始减弱,上海市较早提出,在不削弱原有“人民防空”建设的基础上,让有关机构承担一些防灾减灾的任务,逐步实现国家提出的“平战结合”目标。其后的发展就一发不可收,上海市在全国最早将“人民防空办公室”改称“民防办公室”,市政府开始统筹考虑防空战备与城市减灾的工作。我国一些东部沿海省份、城市也开始陆续迈出了这一部。时至今日,全国各地的民防机构都纷纷“换牌”。

  在这方面,上海还有一个全国,那就是1996年市人大颁布实施了我国最早一部关于“民防工作”的地方性法规——《上海市民防条例》,次从法律上界定了“民防”工作的内容,这与前面提到《安曼宣言》时隔不久。当然,上海市的民防工作是一个大概念,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防空战备和各类减灾工作,民防、消防、水务、环保、卫生等很多部门,都在共同开展着“民防”建设

  现在,“民防”工作这个词可以不再打上引号了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听到过、接触过民防。这到并不是什么与国际接轨,而是民防工作是真正保护城市和市民安全的一项工作,贴近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。

  在学校教育方面。2007年与市教委共同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大、中、小学民防知识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设计并采用《学校民防教育管理软件包件》系统,对学校民防教育不断规范。会同市教委组织拍摄了《中学生民防知识教育片》、《小学生民防知识教育动画片》,组织开展民防夏令营、民防知识竞赛、公开课、民防运动会等各种活动,有力促进学校民防宣传工作的开展。目前,全市每年接受民防知识教育的大中小学生达20余万左右,开展民防教育的学校共有1000余所。在社区宣传教育上,从2007年开始,以开展社区民防建设为依托,以媒体宣传、开辟宣传栏、张贴宣传海报、悬挂横幅、开展社区讲座等形式扎实开展社区民防宣传培训工作。到目前为止,先后下发《市民防灾必读手册》约640余万册、民防宣传画20万余张、民防教育片3万余盘、民防教材3万余本。举办社区干部的培训班24期,培训人员1800余人。2008年创办《上海民防之声》,发行到全市各居委会和学校,已经发行15期21万份。在进网络方面。2007年制作组织制作了《人民防空教育软件》并在上海干部学习城运用。由高市民防办主办的“上海民防”网站在强化服务功能的同时,开辟了多个民防宣传教育的栏目;点击率。在进企业和进党校方面,我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,选择上海汽轮机厂进行了试点,取得一定成效。与市委学校协调,在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中,组织一定的民防知识讲座。我办还被市委党校、市行政学院确定为实践教育基地。
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上海前高实业有限公司   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329号6号楼103室;销售地址:上海市九星市场星宝东街4号楼103-104号   邮政编码:201208
联系人:高明龙   电话:021-54336819   手机:13918999880   传真:021-33845382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