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记者走进消防队学知识
|
发布日期:2012-10-18 |
|
|

小记者们合影留念

小记者们在看消防战士叠被子

小记者们参观消防器材

小记者陈哲楚体验消防器具

近距离接触全副武装的消防战士,小记者都很兴奋。
14日上午,本报小记者走进烟台市公安消防支队芝罘区大队第二中队,观看了火灾时自救宣传片,学习了怎么叠方块被,还参观了消防战士的各种消防工具。这些平时不怎么接触的新鲜事物不仅让孩子们过足了瘾,也惹得同去的家长连连提问。
随后,战士们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消防灭火和救援中必备的器材。首先是一个小型的可以背起来的灭火器,不仅是小记者们,就连家长们也是次看到这样的灭火器。不少小记者跃跃欲试,在战士讲解完毕之后,上前背起灭火器走了一圈,还别说,这东西背起来还真是沉。
接着是遥控的移动水炮、液压扩张器等,各类器材参观过去,小记者们已经眼花缭乱了。当看到消防队员的防火服装时,调皮的陈哲楚小朋友跑上前,表示想穿一穿看看。
“别小看这衣服,整套穿戴起来很沉的,至少有20斤,这鞋子里面都是钢板,不怕踩的。”徐队长笑着说,为了穿戴这身衣服的时候能够迅速救火,战士们平时都要练习负重爬楼梯,背着二三十斤的东西要一口气上10楼。家长们和小记者听了,纷纷赞叹不已。
为了满足小记者们的愿望,徐队长让一名消防战士演示完了如何穿戴消防服之后,让小记者可以穿上较轻的腰带,戴上帽子和面罩,背上空气瓶,过一把瘾。这个空气瓶也是有讲究的,上面有自动报警器。进入火场之后,战士们若觉得空气瓶快用完了,可以按动报警器,自行或在队友们帮助下暂时退出火场。而若有战士不小心晕倒在火场中,只要静止时间超过30秒,空气瓶上的报警器会自动报警,并且开始闪灯,方便队友们救援。此外,消防战士还会一一记录火场中战士们进入的时间,以判断战士们的空气瓶还能否支撑得住。
次现场看叠方块被
看完短片之后,徐队长又带领小记者们参观了战士们的内务,并让一个战士现场演示如何叠被子。“叠被子我也会啊,我今天早上还叠了呢。”听到是参观叠被子,9岁的周妙殷说道。周妈妈在一旁笑着说,“人家叠的是方块被,你叠的是花卷,不一样,好好学着。”
虽说大家都经历过叠被子,不过还是头一回在现实里看有人把被子都叠得跟豆腐块一样。只见消防战士用木板在被子上来回刮了几下,然后开始仔仔细细叠了起来,到最后对折的时候又用木板仔细把凸出来的角都刮进去,一个被子就叠好了。
“我恐怕是学不会了。”看到消防战士的被子,陈哲楚小记者叹了一口气。徐队长介绍说,消防战士们的被子能叠成这样子,是因为之前都用木板每天刮,刮了至少一个月,且不能晒太阳,因为一晒太阳又会鼓起来,会前功尽弃。听到战士们常年都盖无法晒过太阳的被子,小记者纷纷感叹当兵不容易。
在消防战士叠被子的过程中,9岁的小记者杨皓程拿着数码摄像机,在旁边仔仔细细地把全过程都拍摄了下来。看他的认真劲,恐怕在回家之后要用自家的被子试验一番了。
参观消防器材大开眼界
爬上消防车不肯下来
各种仪器让大家大开眼界,也勾起了家长们的好奇心,家长们也在一旁不停地提问。比如抛绳设备能把绳子抛多远,是不是所有的高空救援中都能用到气垫,现在烟台的云梯能举到多高等。徐队长对此都耐心地一一做出了解答。
随后,消防战士又带领大家参观了消防车,并对车上的各种设备进行了讲解。小记者们看到消防车十分兴奋,不少调皮的小记者顺着梯子就爬了上去,上去就不肯下来了,在车上玩得不亦乐乎,徐队长不得不让两个消防战士上下保护,防止小记者们发生危险。
上午10点多,经过了一个小时的参观,意犹未尽的小记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消防中队。经过这次学习,小记者们知道了怎么报火警,近距离解除了电视中看到的报警救援设施,过足了瘾。
看完宣传片 学会报火警
上午9点钟,小记者们排好队正式进入消防中队。在消防战士的带领下了来到二楼多媒体教室,先从这里了解消防。二中队队长徐晨首先为小记者们讲解了中队服务的范围、消防战士的职责等。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消防的知识,徐队长为大家播放了一部宣传片——由孙楠演唱的《红衣卫士》,内容是汶川地震时消防救援的场景。
大家这才知道,除了救火之外,消防战士们还有很多重要的职责。在播放宣传片时,有家长看到当时的场景,忍不住偷偷抹泪。之后,徐队长又给小记者们播放了一段消防知识小短片。教大家拨打119电话报火警,自己单独在家遇到火灾的时候,通过看门是烫还是不烫的方式判断火是否烧到了门口。逃生的时候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,匍匐前进,从安全出口下楼不要乘坐电梯等。
有的小记者说在学校里看过这个消防知识小短片,但是早就忘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,还有的小记者从来没看过,次知道报火警时要注意什么。
徐队长强调说,遇到着火的时候,若着火点是自己家里,一定要尽快按照宣传短片里的方法跑出去。若着火点离自家较远,可以躲进洗手间关上门。将毛巾用水沾湿塞住门缝,防止烟雾渗入,同时拨打电话报警,等待消防战士来救援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