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筑历史街区建筑“防火墙”
历史街区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,耐火性能极差。以南宋御街建筑群为例,8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就有5处,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,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建筑面积达70%以上。有些房屋之间的间隔也只有4至5米左右,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。
因此,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、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,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,难度相当大。
为了有效解决难题,杭州消防支队多次测量查看南宋御街周边道路系统,提出了“在步行街设4.4米至5.0米宽的紧急消防通道,并对中山路消防通道的构筑物进行改造,确保坊洞口尺寸不小于4.8米×4.5米,将纵向的光复路全面拓宽至6米”的整改措施。
为解决清河坊历史街区和南宋御街室内外消防水源不足的状况,杭州支队沿街增设室外消火栓及消防卷盘。在原有4只室外消火栓的基础上,分别在清河坊华光巷口、中太平巷口、主街中央176-178号之间、祠堂巷口等处增加了7只室外消火栓,使街区内的建筑都处于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之内。
社区消防队保平安
杭州消防支队副支队长李莉说,历史街区防火,还有一支人防队伍。
浦沿街道杨家墩社区,建立了杭州支社区消防队伍,打造了全国首创的“5分钟消防工作圈”。消防站成立以来,迄今为止杨家墩一带只发生过一起火灾。
天官社区位于千年古镇长河,有2000多户居民,社区有多处历史保护建筑和许多明清时代的老房子。家住天官社区的俞根发老人一直有个心愿——在社区建个消防站。不为别的,拿他的话说就是图心安。终于,天官社区如今也有了一支义务消防队,14人组成,配了三轮马达消防车、电瓶三轮消防车、电瓶四轮消防车等其他专业设备。
另外,清河坊社区,也有一支以党员巡逻队为主的“119安全巡查队”,义务担任起消防监督员一职,负责历史街区及周边小区的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工作,成为了当代的“敲更人”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